查看原文
其他

GBM专栏 | 陈忠平教授:胶质瘤治疗挑战巨大,TTFields前景可观

再鼎医疗 神外资讯 2022-04-17

脑肿瘤,尤其是原发性脑瘤和中枢神经系统(CNS)恶性肿瘤,一直是诊疗难度最大的疾病之一。据柳叶刀子刊Neurology研究文章显示,全球最大规模脑肿瘤统计发现,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发病及死亡人数双双第一1,脑肿瘤防治任重道远。


其中,脑胶质瘤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脑肿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45%左右,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以及治愈率低的特点。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按死亡率顺序排位,恶性胶质瘤是34岁以下肿瘤患者的第2位死亡原因,是35~54岁患者的第3位死亡原因。


5月是全球脑癌关爱月。我们在广州对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创科主任、胶质瘤首席专家,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现任主任委员陈忠平教授进行了采访。


首先,非常感谢陈忠平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胶质母细胞瘤是目前我们国家较常见的,具有高度侵袭性的脑肿瘤。请为我们分享一下神经母细胞瘤在中国的发病特点,比如它的发病率、它的死亡率、患者的预后等等。


陈忠平教授:

脑胶质瘤是神经系统原发肿瘤的一种,是发病率最高的颅部肿瘤。其中胶质母细胞瘤不可不提,目前,关于我国脑胶质瘤的发病率尚无权威的统计,其中胶质母细胞瘤占多数。除此之外,胶母细胞瘤病情往往比较凶险,多数患者预后较差,死亡率高,五年生存率大约在9.8%左右。不同的机构和数据来源可能会有差异。



您能否介绍一下,目前主要采用哪些方式治疗神经胶质母细胞瘤,我们目前治疗的局限和挑战在哪里?


陈忠平教授:

胶质母细胞瘤是实体瘤,目前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手术后辅助放疗和化疗。这三种治疗方式是最为常规的。其中手术是最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手术无法保证治愈,在最大范围切除肿瘤并最大可能保留功能的基础上,手术切术后仍需要化疗和放疗。其中由于替莫唑胺进入血脑屏障的比例较高,是化疗治疗神经胶母细胞瘤的一线治疗。但是替莫唑胺也存在耐药的问题。其余如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尽管在其他瘤种中取得突破,但是在神经胶母细胞瘤中却没有显示出令人欢欣的结果。



您刚刚提到了另一种疗法——肿瘤电场治疗,也就是TTFields,我们知道TTFields正在进入中国,请问您认为,肿瘤电场治疗对于中国患者的意义在哪里?


陈忠平教授:

按照在JAMA上发表的,Stupp教授牵头的一项研究的结果,肿瘤电场治疗用于GBM的治疗结果是相当积极的。在较大的病例基数上,肿瘤电场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显著提高了中位生存期,疗效是肯定的。西方的数据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这是神经胶母细胞瘤治疗的一大进步,对中国的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说,一项值得期待的新技术。



采访嘉宾介绍


陈忠平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创科主任、主任医师,胶质瘤首席专家。2004年筹建成立了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现任主任委员。 从事神经外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三十多年,在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脑(神经系统)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和综合治疗具有较深的造诣。在神经肿瘤分子生物学特别是胶质瘤耐药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成绩突出。 



参考文献


1.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brain and other CNS cancer,1990–2016: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



GBM专栏

长按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GBM专栏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